欢迎您访问追着面线跑的手艺人 翔安非遗传承人做面线40载!

追着面线跑的手艺人 翔安非遗传承人做面线40载

更新时间:2023-01-05 08:02:18作者:佚名

黄加将面线挂到院子里风干。通讯员 刘小东 摄

搓揉盘面也有诸多讲究。通讯员 刘小东 摄

厦门网讯 (海西晨报 记者 洪丽敏 通讯员 刘小东)厦门古民谚有云:“未有厦门,先有同安;未有同安,先有金柄。”翔安大帽山山脚下的金柄村,青山绿水,民风淳朴,当地至今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纯手工制作的面线便是金柄村的一个响亮品牌,村里的老师傅黄加做手工面线已有40多年的时间了马来西亚黄面条,这项传承百年的老手艺,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濒临失传,反而散发着历久弥新的“古早味”。

九道工序

练就揉搓甩拉真功夫

清晨4点,黄加师傅家的灯就照亮了大帽山山脚下氤氲的薄雾,面粉飞扬的一天也开始了。“现在一天要做200斤面线,看天气变化,一次都要9个小时左右。一年365天,大概有330天在做面线,追着面线都跑了40多年。”今年61岁的黄加从十几岁起就和面线打交道,练就了一手揉、搓、甩、拉的真功夫。

搅拌和面是制作面线第一道工序,只见黄加将面粉倒入盆里,按照比例添加水和盐,再经一番搅拌、拳打。这看似简单的步骤却有着诸多讲究,黄加说:“加盐是为了增加面团的延展性,让面粉自己发酵。天冷,等的时间长些;天热,等的时间就短些。”

“条条不离手,线线不离身。”黄加说,制作面线,和面、切条甩面、搓揉盘面、横8绕杆、入柜醒面、甩弹拉面、室外晒面、收面入室、整束再晒9道工序缺一不可,时间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,而这一切全凭黄加老到的经验判断。

谈话间,黄加将醒好的面团用切面刀快速地切成条状,然后经两遍搓揉、甩面,再把手指粗的面条一圈圈盘在匾篓。待全部盘好,他将两根1米长的细竹竿固定好,手中抓着六根面条同时开工,上前一个跨步的姿势,身体随着左右手的交替而轻微晃动,大有练武功扎马步的气势。

只见面线在两个细竹竿之间绕着8字,原先粗粗的面条飞快地变细、变长,在重力的作用下,向下低垂,经过两三遍的拉伸,每根面线长可达32米,而细仅1毫米。黄加将面线挂到院子里风干,一丝丝白色面线随风飘动,在温暖的阳光下投下了律动的光影。

百年传承

奔赴外地拜师再学艺

临近中午,阳光正好。黄加的老伴将已风干好的面线从细竹竿上折断,将面线分束盘成巴掌大小的面线团,整齐摆在竹排上,再放到院子里晾晒。日光浴中的面线,散发着清新的面香。黄加说,秋天里像这样的好天气马来西亚黄面条,晒三天就可以了。

“每次吃午饭不超过十分钟,一天要在屋内屋外跑几百个来回。”连黄加的老伴都佩服他体力跟年轻人一样好。健步如飞的他脚上永远穿着一双回力牌白鞋,他说这样轻便好走。

黄加的祖辈从清朝就开始制作手工面线了。黄加除了有些祖传的功底外,年轻的时候还专程到晋江拜师学艺。“当年很多一起学艺的学徒都觉得这活太辛苦,转行了,但我自己从习惯到喜欢,一直坚持到现在,现在一天不做身体就难受。”黄加拿出一把他用了30多年的切面刀,这把刀如今磨得只剩下一小块薄片,连手柄都生了锈,黄加说要好好珍藏起来,一代代传承下去。

远近驰名

面香不怕巷子深

傍晚时分,趁着阳光还有些热度,黄加和老伴赶着把院子里的面线搬回屋里,以免夜晚受潮。因为黄加做的面线吃起来顺滑、Q软、健康,深受回头客的喜欢。在这一天的时间里,前来他家里购买面线的人络绎不绝。每逢过年过节,黄加的门口更是排满了车,连漳州、泉州等地的回头客都专程跑来订购。

“面线是闽南人常吃的食品,也是海外华侨思念的家乡味。”黄加说,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的一些华侨喜欢他做的手工面线。

“手工做的东西毕竟量有限,每天最多就200斤,自销都不够。”黄加说,曾经有一段时间,儿子建议他部分工序用机器代替,可是黄加不愿意,因为他认为那么多的回头客,爱的就是这份手工制作的情怀,吃的就是这份传承的古早味,用机器代替,很多东西都会变味。

坚持手工制作的黄加,2015年6月成为翔安区手工面线项目非遗传承人。如今他的儿子、儿媳妇也打算接手这门手艺,继续做追面线的手艺人,让细细长长的面线连接一代又一代人。